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各地不斷頒布各項政策法規,深化工業企業治理,超低排放大限在即。提標改造的過程中,選擇好適合企業自身的改造技術尤為重要。
適合高硫煙氣治理的濕法工藝有很多種,石灰石-石膏法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但經過前些年對電廠等燃煤鍋爐的改造,石灰石-石膏法的弊端也日益凸顯出來。
石灰石-石膏法的系統結構相對復雜,占地面積大,投資費用較高。液氣比高循環液量大,耗電量較高。由于脫硫原料及產物溶解度小,易造成設備的堵塞、結垢和磨損。脫硫副產品為石膏,產量過剩,若不綜合利用直接拋棄,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脫硫塔堵塞,增加運行成本,加之脫硫后產生的石渣難以消化處理,很多業主對此苦不堪言。
針對石灰石-石膏法的種種弊端,氨法脫硫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明晟環保始終堅持“以化工的理念做環保”,用化工方法解決工業污染問題。經過六代技術研發,氨法脫硫技術穩定成熟,做到無工業“三廢”產生,脫硫副產物實現了綜合利用。
氨法脫硫工藝介紹:含硫煙氣經除塵器除塵達標后進入引風機,煙氣進入脫硫塔的中下部飽和濃縮段,經洗滌后降溫,再進入脫硫塔中上部吸收段,在吸收段通過多級噴淋,煙氣與吸收液充分接觸反應脫除掉SO2后,進入凈化水洗段,煙氣與凈化水通過填料逆流接觸,除去逃逸的氨與塵,最后經除霧器除霧成為凈化尾氣,通過煙囪排放。
吸收劑送入脫硫塔,吸收煙氣中的SO2形成亞硫酸銨。亞硫酸銨在脫硫塔底部氧化段被多層分布均勻的氧化空氣充分氧化成硫酸銨溶液。部分硫酸銨溶液進入循環槽,經循環泵進入濃縮段循環,利用煙氣溫度使循環液水分得到蒸發,達到飽和目的,形成固含量10%的硫酸銨漿液,固含量10%的硫酸銨漿液由結晶泵送入稠厚器進行初步固液分離,分離清液進入循環槽,重液進入二級稠厚器繼續沉降分離;溢流清液進入循環槽,結晶液進入分離離心機;離心機過濾清液進入循環槽,慮渣為含濕量的硫酸銨濕粉。循環槽內的清液經循環泵送回吸收系統循環使用,硫酸銨成品包裝送入成品庫,之后銷售,實現變廢為寶,產生經濟效益。
因此,氨法脫硫可以實現廢氣的完全資源化,變廢為寶、化害為利,脫硫副產物的利用抵消了部分投入成本,裝置的阻力小,降本增效。在超低排放收尾的緊張形勢下,氨法脫硫逐漸成為非電行業鍋爐煙氣治理的不二之選。